煩惱即菩提是什麼意思

佛教講「煩惱即菩提,菩提即煩惱」。這句話一般人不容易了解,菩提是清淨的正覺,為什麼清淨的正覺又說是染汙的煩惱?煩惱是妄想、無明,為什麼又說妄想、無明的煩惱就是正覺的菩提?一般凡夫的認識裡,宇宙世間萬法,森羅萬象,無一不是對待法,是非、善惡、好壞、得失、染淨,分得很

金剛經第6講 :: 金剛經 :: 般若系列 :: 佛法介紹 ::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

?您可能常常聽人說「煩惱即菩提」,但這煩惱是什麼?這菩提又是什麼?蓮生法王通過《煩惱的正見》一文幫您找到「煩惱」及「菩提」的真相。《煩惱的正見》 蓮生法王盧勝彥文集641【偕汝談心(二) 】

六祖壇經【第13集】-數位圖書館-華藏淨宗弘化網

“煩惱即菩提”這句話在不少大乘經典中經常見到,這句話比較令人費解,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,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煩惱?什麼是菩提?煩惱。煩惱是梵文的意譯,我們一般人的意識中,煩躁不安、痛苦憂慮就是煩惱。

煩惱即菩提 @ 心情記事 :: 隨意窩 Xuite日誌

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(般若品第二) 宣化上人主講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般若品第二 次日韋使君請益。師陞座告大眾曰。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。 「般若」是梵語,華語則譯為智慧。

【中台世界】─ 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

128 煩惱即菩提

我就煩惱好了!就會變成自我意識的認定,這樣就是非法。如果真正談到佛陀原來說「煩惱即菩提」什麼意思?他是煩惱中間有菩提,如何從煩惱中間去覺悟,才是煩惱即菩提;否則,不同於佛陀原來所說的道理,也就是說,不是原來佛說的本義。

【中台世界】─佛法與世間法

什麼叫「煩惱即菩提」?

煩惱即菩提是什麼意思

煩惱即菩提 – 菩提心

淺 談 “如 實 觀 照”

眾生的「報身」是什麼意思?「報」就是果報,是過去種的因,現在感的果,所以每個人的報身皆不相同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四肢、五官、美醜、高矮、胖瘦,男相、女相、在家相、出家相…等,都不一樣,這就是報身。

「菩提」是印度話,中國意思是「覺」,覺是覺悟。此處所說的境界,有事有理。從理上講,由斷煩惱障而證得一切智,這是通於三乘(聲聞、緣覺、菩薩)的菩提。從事上講,由斷所知障而證得一切種智,了知一切諸法,這是如來的菩提。

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」淺解

以上從學佛目的和煩惱對業的作用,瞭解到解決煩惱問題的重要意義。那麼,如何解決煩惱呢?教內有幾種不同的說法,一說離煩惱證菩提;二說斷煩惱證菩提;三說煩惱即菩提。有的說,反正三種講法都一樣,沒有什麼區別,都是解脫。

大乘,即俗即真,煩惱即菩提,所以不需要斷煩惱,當體即是,動念乖真;諸位聽法這念心,當體即是,直下承擔就是。 煩惱就是我,我就是煩惱,從現在開始不起煩惱,這念心時時保持清楚明白、能作主,當下即是菩提,修行成佛就如此實在,而非遙不可及的事。

不去理它,不去理這個煩惱,就沒有什麼煩惱。-真佛宗TBSN

而天台則已更明白地指出, 「生死即隉槃」, 「煩惱即菩提」,更能契合般若思想。 本文同時亦對中論「真諦」與「俗諦」之相即不離之關因之,隉槃不即是世間,世間亦不即是隉槃。。對龍樹說,須煩惱滅故才能見佛。亦可見中論之空、假、中不是相等的

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(般若品第二)

「煩惱即菩提」這句話在不少大乘經典中經常見到,這句話比較令人費解,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,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煩惱?什麼是菩提?煩惱。煩惱是梵文的意譯,我們一般人的意識中,煩躁不安、痛苦憂慮就是煩惱。

煩惱即菩提 @ 心情記事 :: 隨意窩 Xuite日誌

龍樹之論空、假、中

至於說,煩惱即菩提,在現實生活中具體有何意義。 壇經中,六祖慧能將這句話做了衍申 “前念著境即煩惱,後念離境即菩提。”菩提是覺醒、開悟、智 慧的意想;煩惱是迷惑、愚昧、困擾的意思。悟了是菩提,迷中是煩惱。

怎樣理解“煩惱即菩提”?

煩惱即菩提是什麼意思

摩訶般若即是大智慧,大到什麼程度?它是一切世間智慧的本源和實性。世間的智慧,是否離開了般若呢?它雖然已經不是般若的原態,但卻也離不開般若,因為「煩惱即菩提」,當我們感受到煩惱的時候,就證明我們有生命、有覺性(菩提)。

意思是說,煩惱固然可以迷惑人,如果你執著了菩提,一樣會成為障礙;煩惱妄想的烏雲固然可以遮蔽心靈,菩提正見的白雲也一樣可以成為執著。 因此,真正的悟道,真正禪的境界,鐵鍊子的煩惱要捨,金鍊子的菩提也不能執著;煩惱妄想的烏雲固然要把它去除,菩提正見的白雲也不能執著。

煩惱即菩提 煩惱,就是煩身惱心,不得自在的意思。 也就是說,色身不安是煩,所謂的煩燥;情緒紊亂是惱,所謂的惱火。 菩提,有覺悟的意義。 即,於此不能當成「就是」來解釋。 如果當成「就是」,就會否定現實而追求菩提。 因為身心不安 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